饮用水冲刺新国标 80%慢性病因饮用不洁水
建国以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先后修订了5次,目前“应该执行”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1985年颁布实施的上版标准(GB 5749-85)共35项指标,其中有机项目只有4项,这符合当时水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的现实。
随着自然环境和污染物种类的变迁,相关指标必须进行调整。2006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新国标(GB5749-2006),把总指标从35项增加到了106项。
这个具有强制性的标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部分指标最迟实施期限为2013年7月1日。
新国标已过渡五年
全球80%的慢性疾病,源自长期饮用不洁水。
在西方诸多发达国家,一直有生饮冷水的习惯。其最关键处,在于民众对生活饮用水质的100%信任。
武汉博仕中医胃肠专科医院专家表示,中国人一般是对生水煮沸后饮用,这既有长期的生活习惯原因,也由于中国国内水质标准要低于发达国家,煮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或许有人会问:江河湖库的水无法直饮,而自来水都经过自来水公司消毒净化,是否可以直接饮用?
中国城镇市政供水主要采用的传统净化消毒手段,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只能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杀灭部分细菌、病毒,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隐含其间。
在老国标实施期间,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相对要少得多。但现在再按这一标准执行,则显得有些滞后。由于受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中国不少地方的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大幅增加,即所谓“微污染水源水”,而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仅能去除20~35%的有机物,对氨氮等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
另外,我国自来水普遍采用氯化消毒,研究表明:经过氯化消毒的水中,三氯、四氯甲烷等致癌有害物质,已经超过300种。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饮用生活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饮用水不但要卫生,更要安全;公众对水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一个说法,即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是各种事故和隐患多发期。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破5000美元,京沪等一线城市更是“GDP破万”,国内水源安全现状,已与经济大环境和群众的要求不相吻合。
除了无法对付“微污染水源水”,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亦对应急供水工作提出了全所未有的要求。
监察部统计显示,中国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今年前4个月,国内又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起水污染事件,广西龙江“镉”污染,江苏镇江自来水“苯酚”污染,湖北出现“水异味”,广东佛山养殖场排污,导致自来水厂水源受污染,5万居民停水……现实状况也表明,新国标到了必须实行的时刻。
较老国标而言,2006年制定的新国标,将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另修订了8项。其总体目标是安全性要求,“终生饮用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
新国标还提出“生活用水应符合标准,以免危害人体健康”。资料显示,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的水中物质含量,占水中物质总含量的60%;而通过饮用吸收的只占20~30%。此外,新国标还考虑了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变化对人体带来影响的因素。
据新国标文本显示,该标准是由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等部门的专家组成研讨组,参照美、日、俄等国的饮用水标准而制定的。业内专家曾评价说,“新国标基本等同于2004年美国环保部制定的美国国标”。
水务企业准备好了吗
国内的水务企业,是如何看待这一新国标的?北京市水务局负责外宣的李女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于‘饮用水新国标’的这些问题,我们不好回答。”上海自来水厂、深圳水务集团等企业,也都以“不能随便评价”的理由,没有接受采访。
佛山水务集团高工曹国栋说,“对于这个标准,除非当地市政府或办公室专门指派,否则企业是不会随便回应的”。
今年3月底时,参与过新国标制定的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主任鄂学礼公开说:“如果真的按照新国标完全强制实施,全国可能有一些水厂达标就很难。这项标准在执行中必须要掌握一定尺度”。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甚至认为“完全达到新标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新国标实施起来太难了。地方自来水企业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检测水平,还是一个问号。”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主任许海梁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即便是技术水平满足了,可一旦检测出水质超标,水厂有没有办法控制,也不好说”。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红武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去年3月,南方某市自来水公司就说水质已经达到了欧美标准,可以生饮,但后来水里还是发现了红虫”。
“水源和水道是关键”
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到2013年7月1日的最迟实施期限,这5年时间,是国家给国内3000多家自来水企业的“过渡期”。
新国标要求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
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多处采访得知,目前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该项工作的全国具体进展情况。
“说实话,有个别自来水公司,还有部分指标没达到老国标要求。”卫生部的一位专家说。许海梁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来有很多自来水公司邀请行业专家去做水质监测,但“还未听说过有企业花钱请人控制超标问题”。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各大自来水企业之所以难以达到新标准要求,主要是受水源和管道两个因素制约。
环保部发布的“2011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全国地表水有13项指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较为严重,超标断面占断面总数的20%以上。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德国重视水源地水质保护,80%的水厂出水无需消毒,可直接供给,值得学习”。
今年3月31日,在“第二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暨水质安全与保障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表示:“我国水源监管对比国外相对要落后;饮用水安全必须从源头着手,以水源作为核心标准,对不同水源进行有的放矢的分类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美的集团公布过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有超过1.9亿的人群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其中不仅有水源污染,还有水道输送的问题”。
许海梁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符合标准的水,从管道流到普通百姓家,这个管路材料、渗漏能不能达标,是无法保证的”。
自来水要送达居民家中,必须经过漫长的管网,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一些供水管网年久失修,尤其是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诸多城市,管道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水管内依稀可见泥土和沙粒。如果遭遇停电、停水,水管还会因负压形成倒吸,地表脏水和杂质会深入破损处——黑龙江依兰水污染事件,正是如此。
GB5749-2006与GB 5749-85相比主要改变
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氯化氰、锑、钡、铍、硼、钼、镍、铊;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同时,新国标对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群、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群是各国首选的反映粪便污染的指标,如果检出了总大肠菌群,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群或耐热大肠菌群。(摘自《财经国家周刊》)